上次有说到信达证券统计了2013-2015年和2019-2021年两轮牛市的风格变化创通网,结论就是除了当年最强主线,其他时间成长风格是不会缺席的。
成长型基金过去几年挨揍的非常惨,所以大家的储备并不多,另外就是成长型基金覆盖极广,如果按照中信成长风格指数定义来看,行业覆盖了军工、能源、TMT、生物医药等等,所以大家选起来会有点盲目。
鉴于篇幅,这次我主要列的是均衡成长+一些科技基+部分成长量化。
本文不带任何择时倾向,啥时候买入/卖出你们自己想,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均衡成长型
1、淳厚信睿 陈文
陈文20.5.21接管的这只基金,年化21.93%,最大回撤-30%,穿越那么大一轮熊市,这个业绩已经快成TOP级了。
陈文真的满喜欢的,全市场选股,带一些轮动,止盈也干脆,近5年无论风格怎么切换,陈文都能跟得上,他和董伟炜差不多,是市场上为数不多对市场极其敏感、能全赛道均衡布局、回撤控制还比较小的。
去年说过后,好像一些小伙伴买了,当初他们还有点担心某些事情会不会影响到他,还好没影响到,甚至对于不少散户来说因祸得福。
运维如果不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陈文这只早就被机构买爆了,只能说现在这个规模+业绩,完全属于捡漏了。
目前规模早就超12Y了,这类风格我觉得无法承过大的规模。碰上的,我都是劝说一句且珍惜。
2、博道惠泰优选 孙文龙
孙文龙这只23.1.18成立的,年化近10%,最大回撤-23%,不属于最猛的,但属于成长中偏稳的。
孙文龙也是老号中提到过好几次的,属于个股型选手、集中度较高、从核心竞争力、成长空间、周期位置、隐含回报4个维度选股。
当初还有个比较中意的点是他比较懂负债端,对自己的优劣势非常清楚,是个人间大清醒。
所以虽然也是偏成长,但他的风格不会过于极致。
3、易方达科融 刘健维
最近朋友推荐给我的,看了下好像也不错。基金是20.6.6从陈皓那边接手的,年化23.35%,最大回撤-45%,回撤相对来说大了些,但修复时间比较快,体现在年度的话,从成长角度来看,就还好。
创通网
刘健维是从中观出发选股,虽然TMT出身,但是以产业趋势为主,顺周期的时候猛干,逆周期的时候也会苟住,比如22年后新能源崩塌后,他其实是做了减仓然后转向去了AI人工智能的。
做成长类型的,我就还蛮喜欢这种卷来卷去一直在找景气度的基金经理。
4、长江智能制造 施展
最近很喜欢的一只基金,施展是胜率型基金经理,对于回撤控制非常严格,长江智能制造21年至今的最大回撤是-24%,年化收益是8.52%。
施展的底层思维是围绕着产业生命周期来做,但和刘健维相比更为保守一些,对估值更为看中,持仓也更加分散。
虽然在成长中算不得最出色的,但我觉得他属于拿的越久心里越舒畅的类型,虽然偏成长,但不是钱被大风刮来又刮走的类型。
5、永赢锐见进取 李文宾
李文宾去永赢后,目前管了两只基金,一只是永赢锐见进取,这只偏均衡成长,成立以来收益率是53%,另外一只是永赢科技驱动,任职回报83.93% 。
两只的区别的永赢锐见进取偏均衡成长,选股范围更广,永赢科技驱动主要聚焦在科技。
李文宾以前在老号【硬核姬老板】里面写过几次一位极擅长做行业切换,胜率较高的基金经理,他属于左侧选手,切换的胜率比较高,之前布局范围包括了周期、科技、半导体、新能车、人工智能等。
底层上,我感觉他还高楠的投资观念的比较一致的,现在规模大规模膨胀,目前是他打业绩的好时候。
二、偏科技类的猛男猛女们
追求风格更为犀利一些的,是绕不开科技、AI人工智能等基金的。
顺风局的时候,这类主动型产品很多是明显跑赢了相关ETF的,关键是科技行业覆盖广,对市场不敏感的人你再ETF里面轮冒烟估计都不一定能比的过某一只主动管理的科技基。
机构这块反应蛮快的,市场上但凡能叫的上名的主动型管理的科技基,规模都上的超快……
当下做的比较好的有一些:
1、中欧数字经济 冯炉丹/中欧信息科技 杜厚良
说过N次的冯炉丹,主打AI全产业链,一季度加仓了AI应用、二季度且到光模块,最近几个月似乎做了一定止盈操作,近一年业绩非常感人,已经189%了。
更感人的是创通网,规模才不到20Y,现在已经限购5万了
除了冯炉丹,有位老大哥还给我特别安利了一下杜厚良,他22年就加入中欧了,但25年才开始管公募,目前他管的是中欧信息科技,这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50%。
杜厚良主要做产业研究,和冯炉丹相比,他更加偏向TMT,优势在于他曾经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海外AI产业发展了解比较深刻,调研过他的人反馈都比较正向,我们开玩笑说厚良总是我们在北美科技圈的唯一人脉。
他规模从刚募的1亿暴增到了11亿,感觉现在不想要那种超50Y、不像买限购科技基的话,他倒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其实中欧科技-成长这块一直是传统强项,成长风一回来,中欧的进攻性还是满强的,貌似整个科技战队没太多短板,团队力量了。
2、景顺长城稳健回报 江山
这只基最近的净值走势绝了……近一年142%。
但神奇的是,这只基金规模Q2才6Y,而比他业绩还稍差一些的农冰立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竟然都快百亿了……
所以还是泡泡玛特的号召力更强么
江山是偏向景气度投资的,标的有不少大牛股,从时间点来看,很多个股进入的点位都非常好,比如寒王他是24Q2进入前十大,然后持有至25Q1,Q2寒王已经完全消失在了前十大。
调仓手起刀落非常果断。
我感觉他的风格有点像翟相栋了,之前翟离开还觉得公募可替代性少,结果发现还是我挖掘的不够多……
3、华商优势行业 张明昕
张明昕也是之前多次表达过喜欢的基金经理,咱就说,能接班周海栋的,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只基金25年3月份接管后,基金又猛涨了近45%,当初周海栋卸任后,基金规模掉了快30亿,这下好了,基金上演了《重生之我比周海栋更猛》的剧情,也不知道之前赎回的人会后悔不。
张明昕是保险资管出身,25年1月加入华商基金,这只基金延续了周海栋的一些风格,依旧是做产业趋势景气投资,目前整体风格还是偏向AI方向的大模型、算力、机器人、新能源等。
目前张明昕有朋友觉得可能是最能替代周海栋的人。
季报倒挺喜欢的,刚接的时候认真写了这只基金运作的逻辑以及自己的看法,Q2的时候又非常清楚的说了自己的操作逻辑,大上分!
另外,在所有科技基都在限购的前提下,只有他这只基金是打开了限购的,所以华商基金对他的能力,那么自信么
5、金鹰核心资源:陈颖
金鹰核心资源是老牌科技基了,陈颖当初真的是天崩开局,现在说他是科技逆袭王是绝对不过分的,19年至今,竟然只有22年亏钱了。
陈颖是靠着TMT(电子、计算机、传媒)打天下,15年挨过毒打,规模也N起N落,现在是“产业视角+预期差博弈”的打法立足。
但陈颖还有个特点,就是他的持股很多偏中小盘,换手率也稍高,这类其实规模容量相对有限,如果规模短期内暴增,业绩大概率是会受到拖累的。
估计有人会问,为啥没有杨锐文这类老将?对不起……顺风局我更喜欢小鲜肉……
三、成长量化:
如果不想买主动,直接看工具类的量化基金也可以的。
1、博道成长智航
博道这一波其实蛮博好感的,因为他们的工具基做的挺好,和市场匹配度也高,如果纯粹是想无脑配置偏成长方向吃贝塔而已,博道成长智航其实相对适合。
基金近一年83%的收益率,貌似已经跑赢了很多同类型基金了。
这只基金是以中信成长风格指数为基准,以指数增强策略来运作的,之前我在老号里面也详细介绍过,戳:想投成长风格的,抱紧这只量化基金就够了啊!
2、广发均衡成长
杨冬最近几年布局的量化基基本都还不错,广发均衡成长属于风格增强基金,基金近一年回报是55%,和博道那只不太一样的是,这只属于主动+量化相结合的。
目前杨冬是1/3时间放在宏观策略研究,1/3放在量化,1/3放在主动选股上,所以虽然是量化,但也算是更偏主观多头一点。
在行业比较方面,他们是按照“低估值、非拥挤”的行业筛选体系。
所以会整体左一点,提前布局一些周期成长、困境反转类的板块,在形成共识性预期后逐步卖出,安全边际高一些。
其实这篇写的已经很晚了,很多成长风的基金涨幅不少。
而坚持还要写一方面即便大家对于牛市的分歧较大,我本人依旧是一个乐观的多头;
另外一方面是也希望大家手头多一些基金储备,免得关键时候抓瞎。
鉴于找了10多只,所以没办法写的非常细了,大概说一声,有中意的还希望你们自己再深入了解哈。
PS:大号硬核姬老板被诈骗分子盗号,整体操作手法和各大V差不多,而我遇见的诈骗团队似乎又进阶了,作案手法非常专业且效率极高,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追回来,在拿回号之前,我先在这个小号更新。
本文仅为分享创通网,不代表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